信息來源: 深圳發布 信息提供日期:2020-02-27 瀏覽:808
織牢致密的深圳防線
——深圳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全線出擊全力奮戰綜述②
“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把社區這道防線守住,就能有效切斷疫情擴散蔓延的渠道。”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調研指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發出了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沖鋒令。
健全完善街道、社區、小區、城中村防護網格,不斷把疫情防控的防線織密筑牢!深圳全市動員,全民參與,全線出擊,盡銳出戰。
從第一時間構建社區小區聯防聯控工作運行機制,到迅速在全市700多個社區、4800多個花園小區、1800多個城中村織密織牢防護網絡,深圳,用全覆蓋、無死角的社區小區戰疫堡壘,構筑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的銅墻鐵壁。
截至2月18日24時,深圳新冠肺炎治愈出院率升至近四成,全市當天無新增確診病例。“近四成”“零增長”,顯現著聯防聯控的效果。
創新運行機制,下沉防控力量
織密筑牢社區小區防護網格和戰疫防線
統籌謀劃,精準施策,打好疫情防控主動仗!
作為移民城市,深圳實際管理人口超過2000萬,且人口結構、居住結構復雜,疫情發生時值春運,疫情防控難度之大,可想而知。這一切,都考驗著這座年輕城市的組織動員能力、應急管理能力、基層治理能力等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
外嚴防輸入、內嚴防擴散、嚴防再輸出!
必須夯實社區小區這個疫情防控的基礎和前沿!盯牢了社區、小區,也就抓住了防止疫情蔓延的“牛鼻子”。
阻擊疫情戰斗打響以來,深圳市委市政府第一時間布局社區小區聯防聯控工作。按照市委書記、市新冠肺炎防控領導小組(指揮部)組長(總指揮)王偉中要求,領導小組(指揮部)迅疾下設社區小區組,各區相應成立了社區小區組,街道組建了工作隊,并有效整合社區居委會、工作站、股份合作公司、居民小組、物業公司、業委會等各方面力量,形成了市、區、街道、社區、小區五級聯防聯控的組織體系。
2月7日,深圳出臺《關于建立健全社區聯防聯控機制的若干措施》,從建立健全責任體系和協調運行機制、實行嚴格嚴密的社區防控措施、動員各級干部和志愿者到基層去、幫助社區解決疫情防控的實際問題等四個方面,繪出更具體的社區聯防聯控“作戰圖”。
舉一綱,萬目張!
政策制定后,干部是關鍵因素。深圳全市動員,將防控力量全速下沉至基層。
參戰踴躍。市、區機關、街道、企事業單位,5000多名領導干部和年輕骨干紛紛請纓,9000多名志愿者主動報名,指導服務組、援助工作組、疫情防控預備隊、志愿服務隊“四支隊伍”迅速組建起來,并緊急下沉至各街道、社區、城中村、服務點,一線指導、參與、協助防控工作。
羅湖區紀委監委黨員干部周林響應區里號召,主動報名到蓮花社區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擔任兩個小區的網格抗擊疫情突擊隊隊長。前幾天在小區巡查走訪時,周林意外摔傷了腿,但仍一瘸一拐堅守一線。“這是一個戰斗崗、光榮崗,不能掉隊!”他說。
以社區為主陣地,以小區為基本單元,深圳探索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責任聯擔、力量聯合、疫情聯防、隔離聯管、信息聯通、保障聯動,上下左右齊抓共治、居民群眾廣泛參與的聯防聯控機制。
“社區作為最基礎的單元,對提升整個城市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至關重要。”深圳大學城市治理研究院執行院長陳文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深圳在抗擊疫情中,做到分類防控、協調防控、智慧防控。針對商品房社區、工業型社區、城中村社區等不同社區類型特點分類施策、多措并舉;整合社區工作站、居委會、家庭等多方資源和力量協同推進、聯防聯控;充分運用各種科技手段,促進大數據分析和共享,做到了科技抗疫和科學防控。這些探索和實踐,有利于推動社區治理效能提升,完善、優化社區乃至城市的公共安全防控體系。
在戰疫應急大考中,深圳用社區小區疫情防控部署創新的力度、速度、廣度、深度,為提升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作出了積極探索。
堅持“三防合一”,嚴把“三道關口”
構筑疫情防控的硬核堡壘
社區、小區作為全民戰疫中聯防聯控第一線,如何打造堅強堡壘,守住防線的“最后一公里”?
深圳的攻略之一,就是堅持人防、技防、制度防“三防合一”,做到嚴防死守、密而不漏,織密防護網格。
龐大的人員排查、信息追蹤工作誰來做?由社區工作人員、社康中心醫務人員、社區民警組成的“三位一體”工作組沖在第一線。為了把“重點人員”找準找全,深圳運用“深i您-自主申報平臺”,引導所有在深人員在線填報個人居住和出行信息,并規定:故意瞞報錯報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南山區南頭街道星海名城是個有兩萬多居民的大社區,其中一戶人家已居家隔離了一段時間,但不愿前往醫院全面檢查。南頭派出所副所長莊思揚率隊上門隨訪。經過耐心講解,這名戶主答應了工作組要求。
攻略之二,嚴格把控排查、管控、隔離的“三道關口”,夯實基礎前沿,筑牢嚴密防線。
隨著人員返深潮、復工復產潮到來,深圳的社區小區防控舉措不斷升級、日益強化。
2月7日,涵蓋“五個100%”“十個一律”“四個重點”的19條硬核防控措施全面亮相,要求全市社區小區全部實行封閉式管理,近14天內有疫情重點地區旅居史的人員全部要居家隔離,出現確診感染病例的住宅樓棟單元實行整體隔離,等等;12日起,免費為所有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徹底排查……
隔離病毒,但不隔離親情和愛。
從嚴從緊施策,但方式方法體現人文關懷。實行隔離樓棟單元的居民,每天都有專人提供代購生活用品、送餐上門、收集垃圾等服務;福田區選定1家酒店作為“溫馨驛站”,解決湖北籍健康人員落腳問題,并設立了1家“寵物健康驛站”……用心、暖心的“軟”舉動,體現了這座城市的溫度。
為讓一線人員安心戰疫,市里積極協調聯絡各大保險公司,為參與社區防疫的工作人員免費投保,并通過組建心理輔導專家團隊等舉措,努力解決一線工作者的后顧之憂。
“社區、小區這道防線至關重要,它守護著我們每個人的家。”來自基層的市人大代表陳錦花說,“只要能把每戶家庭、每個人的工作做通、服務做好,這場戰疫就成功了一半。”
思想再繃緊、責任再壓實、舉措再從嚴,深圳全力以赴,把防疫網織得再密一些再牢一些,決不允許因一人隱瞞讓多人陷入險境,決不允許因一處漏洞讓所有努力前功盡棄。
干在先沖在前,作表率打頭陣
讓黨旗在戰疫一線高高飄揚
嚴峻的疫情形勢面前,投身防控第一線,是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和磨刀石。
干在先沖在前,作表率打頭陣。
社區、小區、城中村……自全省一級響應啟動以來,王偉中、陳如桂等市主要領導多次來到基層,一線作戰、靠前指揮。
堅持黨建引領,讓黨旗始終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高高飄揚。全市各級黨組織積極行動,廣大黨員干部亮身份、作表率,沖鋒在第一線、戰斗在最前沿,包片、包戶、包人,帶動社區小區居民群眾構筑疫情防控的全民防線。
福田區健康驛站等全市各重點場所紛紛成立臨時黨支部;整體隔離樓棟單元、物業公司、醫院等一線陣地,劃定黨員責任區,組建黨員突擊隊,設立黨員先鋒崗。
市非公黨委發揮依托工商聯聯系民營企業優勢,指導直屬黨組織迅速組建了37個臨時黨支部,助力做好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工作。
投入戰疫以來,南嶺村社區黨委書記張育彪手機記錄的每天微信運動步數,就沒少過兩萬步。
南嶺村近4平方公里轄區內擁有近10萬外來人口,居民樓宇超過700棟。社區黨委牽頭啟動了“黨支部+物業+居民志愿者”的群防群治防控系統,社區黨員干部全員到崗,黨委成員帶頭沖鋒,包點負責村里的7個主要路口。張育彪負責的是全村人流量、車流量最大的南嶺南路出入口。
“只能沖,不能退。只能贏,不能輸!”張育彪堅定地說。
在社區發現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后,共產黨員、福田區龍尾社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李健明沖在同事前面,上門隨訪并現場安排轉送。有一次,遇到不配合的居民,他在寒風中苦苦勸說6個小時,最終感動對方,順利實現了對密切接觸者的轉送。
……
“共產黨員真好,不忘初心,在這非常時期,全面體現出黨員為人民群眾服務的宗旨。”日前,住在龍華的張先生對龍華街道疫情防控工作如此評價。
市民的說法,既是最好的褒獎,更是我們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戰爭的信心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