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中建二局華南公司 信息提供日期:2019-09-12 瀏覽:2098
他匠心專注精益求精,在建筑施工項目中建造了一個又一個精品;他勇于創新銳意進取,在科技創新創效上取得了一項又一項成果;他拼搏奮進無私奉獻,在平凡工作崗位上堅守了一個又一個夜晚。他就是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羅資奇。
一磚一瓦見證匠心精神
2009年至今,十年時間里,先后擔任5個萬達城的總工及項目經理,平均每兩年建設一個大型萬達項目,時光歲月見證了他的拼搏奮進,城市繁華見證了他的匠人精神。
“大意一次,懺悔一世”,這是羅資奇經常提醒職工的一句話。每次走到施工場地,他都瞪大了眼,較起了真,像雞蛋里挑骨頭樣,嚴查每一個項目,每一處細節。在羅資奇看來,沒有質量,工程就失去了“靈魂”。在長安萬達的建設過程中,憑借工程質量管控嚴謹的作風,一絲一毫的嚴格把關,該工程在2015年被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授予“國家優質結構工程”榮譽稱號。
2017年,萬達文化旅游城酒店群項目施工過程中,羅資奇在審核塔樓坡屋面施工方案時,一處微小的細節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發現塔樓坡屋面外挑出結構約2~4米,若按原方案混凝土結構施工,不僅會多一些不必要的施工程序,而且還會相應增加施工難度,此外,工程質量將難以把握,并會使工程用料大大增加。這時,羅資奇卻并沒有急于做出修改的決定,他來到項目現場進行細致地研究考察后,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對方案進行了重新設計,將原來的混凝土結構調整為鋼結構。至此,兩個方案一對比,優劣一目了然。正是這種精益求精、嚴謹仔細的態度,讓他贏得了甲方的高度贊揚,也為項目節省后期成本約400萬元,更為公司贏得了口碑與市場。
不簡單的“勞模創新工作室”
為培養更多的創新型勞動人才,打造技能化的專業建設隊伍,廣清分公司還專門成立以羅資奇名字命名的“羅資奇勞模創新工作室”。近年來,由羅資奇帶領的團隊所獲得的國家級創新成果6項,省部級創新成果8項,國家級專利6項。
作為創新達人,工作中羅資奇愛鉆研、愛動腦、愛探索。在《非承重墻構造柱混凝土成型質量控制》的課題研究中,他帶領的團隊經過反復的實驗與工序研究,其QC成果獲評全國工程建設優秀獎。此外,在35萬平方米的華潤奧體的施工中,14棟高層均采用鋁膜,他帶領團隊深入調查研究施工方案,綜合考量綠色施工,通過鋁模板深化、優化穿插施工等方式,為項目節約成本達200余萬元。
在工程項目建設技術的不斷探索過程中,羅資奇強調將創新與節能環保緊密聯系。通過大力引進建筑廢棄物再生技術,將混凝土余料、建筑物拆除產生的廢棄物送至建筑廢棄物再生公司,制成磚胎模用磚、宿舍基礎用磚、生活區透水磚、鋪面磚等建筑材料,一項項創新成果在實現企業自身降本增效的同時,對整個建設行業的工藝革新及社會經濟效益創造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白+黑,5+2”這就是他工作的日常
18平方米的辦公室內,有一個4平米不到的小隔間,僅有的一張折疊床和一個床頭柜,就是他十年來日復一日堅守的“家”。在中建二局華南公司承接首個萬達總承包項目(清遠清城萬達)期間,羅資奇作為負責人,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匠人精神”作了生動詮釋。
督進度、查質量、說技術,他忙碌的身影總是閃爍在工程建設項目現場的每一個角落,就像是一顆流星,你總覺得他渺小,但他又是那么的閃耀又充滿力量。白天第一個趕到,夜里辦公室又燈火通明,“白+黑,5+2”,這就是他工作的日常。
可是,即便是鐵打的身子骨,也經不起這夜以繼日地工作,很長一段時間,他的眼里總是布滿了血絲,一根根銀絲也悄然爬上鬢角。由于長時間的過度操勞,他得了重感冒,發燒、頭痛,伴著聲聲咳嗽,嗓子也變得又沙又啞,同事們常能看到他總是大把大把的吃藥。而他的拼搏作風,也迎來了建筑碩果,在2016年萬達集團南區50個項目檢查中,他所在的項目綜合排名第一,同時該項目獲評中建二局觀摩工地、廣東省觀摩工地,榮獲廣東省AA級安全文明稱號、國家優質結構工程。
羅資奇說:“這個第一來之不易,這個重擔必須我來扛。”
鋼筋水泥也有詩和遠方,塔吊林立也有夢想綻放。27年來,這位集中建二局創先爭優系統工程“十佳工程師”、“十佳道德模范”、東莞市“優秀項目經理”、深圳市“優秀項目經理”、廣東省“優秀項目經理”、“全國優秀項目經理”等多項榮譽于一身的匠人,正用他的汗水澆鑄著城市繁華,也書寫著他極致的一生。
回望崢嶸歲月,來時的路上腳印依舊堅實清晰,而那句“澆筑城市繁華,書寫極致人生”,也將是他二十余載奮斗光陰的最好總結。(黃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