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污www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国产妇女馒头高清泬20P多,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永久

今天是2025年04月30日,星期三,歡迎您訪問深圳建筑業協會官網

協會動態

深圳建筑業協會二○○七年工作計劃

信息來源: 深圳建筑業協會  信息提供日期:2007-08-16   瀏覽:7346

深建協字(2007)049

深圳建筑業協會二○○七年工作計劃

2007年,既是“十一五”規劃的第二年,也是黨的十七大將要召開的一年;既是深圳建筑業協會換屆的第一年,也是協會民間化運作承前啟后的一年。本會將圍繞“建柱造都”的戰略目標,以上級主管業務指導單位及全體會員為依托,調整工作思路,以新氣象、新面貌、新發展貫穿全年工作,為協會各項工作注入新的活力。2007年工作計劃如下:

一、鞏固現有職能,爭上新的高度

2007年,我會將繼續做好工程創優、文明施工、新技術推廣、企業創先、行業職訓、行業統計、技能鑒定、企業綜合評價、行業調研等工作,同時完善及創新協會工作,使各項工作步上一個新臺階。

(一)推動質量、安全、文明施工水平的提高,創精品工程,樹品牌建筑。

鼓勵企業打造精品工程,爭創優質工程。創優創先是手段,目的是為了推動我市工程質量安全文明施工水平進一步提高。我會將完善工程創優評選辦法,同時廣為宣傳:一是宣傳創優辦法及程序,使企業明了;二是對獲獎企業及工程予以大力宣傳,同時組織企業開展觀摩、交流活動,增強企業的榮譽感,促進企業打造精品工程;三是組織創魯班獎、創優工程研討會,請有關專家介紹經驗,促進我市工程質量的整體提高。

1、         組織市優工程檢查評選

2007年,力爭市優申報及評優率提高10%-20%、省優要達到在全省城市中名列第二、魯班獎至少要獲一項。2007年已評出市優工程52項,其中金牛獎10項,較去年提高41%

2、組織優質結構工程檢查評選

    計劃在去年基礎上創優數量提高10%,即全年創優項目達到90項。

3、進一步推動文明工地、安全文明工地及雙優樣板工地的創優工作,積極開展文明施工交流活動,努力提高我市達標率,提升我市建筑行業的形象。計劃在去年的基礎上創優數量提高10%,即全年創優數量達到50項。

4、組織優質專業工程評選。

計劃在去年的基礎上創優數量提高10%,即全年創優數量達到15項。

5、配合開展省優良樣板工程、安全生產與文明施工優良工地評選工作、國家優質工程獎、魯班獎的復評工作,并在檢查前組織我會專家組對申報項目的現場和資料予以復查,配合申報企業開展工作。

(二)推動技術創新,推廣新技術。

進一步開展新技術推廣工作,新技術示范工程、QC小組活動、市級工法從數量上增加、從質量上提升。

1、加強創新技術和推廣應用的宣傳力度,形成有利于科技進步的氛圍,調動企業創新意識和科技投入的積極性。

2、按建設部推廣十項新技術的要求,完善“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的評審制度,使“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新技術含量和數量有幅度提高,在省級和國家級評審中具有先進的水平。市新技術示范工程評選今年要達到5項以上。

3、普及“QC小組”活動,攻克項目施工中的技術難關和質量通病,提高工程質量。“QC小組”活動在企業中的覆蓋面要逐年提高,在省級和國家的得獎率要逐年提高。今年已評選QC小組成果28項。

4、進一步開展好新 “工法”的評審和推廣工作。要逐年產生市級先進“工法”。新“工法”在數量和先進性方面要逐年提高。深圳市工法兩年評一次,2007年至2008年要達到11項以上。(由于深圳市工法評選每兩年一次,2005年和2006年年度已評完,今年如有申報,協會將組織評審一次)

5、配合建設局搞好循環經濟建設,把建筑節能工作向縱深推進,使之成為我市建筑業的一個亮點。

(三)創品牌企業、樹行業優秀人才,帶動全市企業素質的提高。

積極開展和完善企業綜合評價體系和企業創先工作,鼓勵企業做大、做優、做強。

1、在完善品牌企業評選細則的基礎上,組織開展我市建筑業品牌企業評選工作,對獲獎企業表彰并向上級有關部門推薦優秀施工企業;

2、         組織“三優”(優秀企業家、優秀總工程師、優秀項目經理)評選工作,對獲獎者向上級單位推薦及表彰。

3、落實2002年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的精神,推進企業經營班子、項目管理者職業化工作。從開展職業培訓、組織認證入手,建立企業經理人和項目經理人人才庫,以行業自律管理為基礎,推行職業化工作開展。

4、發揮注冊建造師分會的作用,協助政府部分辦理建造師注冊、培訓及管理工作。

 5、配合建設局開展企業信用行為評價工作,使我會創優及企業評價成果作為信用評價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6、組織各種形式的調研活動,今年實施會員聯絡員制度,開展問卷調查,征求會員意見,結合企業的實際需求,開展調研工作,比如:開展行業工程價格調研;組織深圳市建筑施工機具、設備使用和管理情況調研。

(四)加強行業培訓工作,大力推動建筑業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工作。

在開展各類培訓工作的基礎上,著重加大我市建筑勞務工技能培訓的力度,在去年的基礎上將培訓率提高20%,為建立和規范我市建筑勞務市場打好基礎。

1、做好職業技能培訓鑒定基地籌建的準備工作,加強與各區建設局及培訓機構的合作,進一步擴大我會培訓鑒定工作的影響力和工作面;

2、通過培訓中心及鑒定所的年審工作,進一步完善各項培訓管理制度和考評鑒定制度;

3、組織開辦三級項目經理、“五大員”培訓、一級及二級建造師考前輔導、造價員考前培訓、建筑節能講座等多個項目的培訓班,開辦多期職業技能培訓班,以上各種培訓共計劃招生5200人,職業技能鑒定計劃3000人。

二、立足行業實際,開拓協會工作,加強對專業公司的服務。

由于建筑市場幾年的發展,專業進一步細分,總承包與專業承包企業分工愈加明確,不少專業承包公司逐漸增加并形成規模。為此,我會將在近幾年內研究設立包括建筑機械、消防、智能化、防水、送變電等在內的若干個專業委員會,研究并建立專業委員會的職能模式運作方式,以更好地為專業公司服務、增強協會對中小企業的凝聚力,同時推動協會的組織發展工作。

今年8月份準備成立一個總工程師委員會,把全市大企業的總工程師集中起來。以凝聚總工的智慧與經驗,優勢互補,形成合力,推動技術進步、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提高整個工程技術人員隊伍的素質,促進全行業工程技術管理水平的提高。

為搞好我市的建筑機械租賃行業管理工作,我會8月份將成立協會建筑機械管理與租賃委員會,作為協會的分支機構開展工作。搭建資源與信息服務平臺。我會將對全市建筑機械設備的銷售、租賃、價格、使用、管理等情況進行調研,在掌握建筑機械租賃市場的情況下,該委員會在規范市場行為、提供信息平臺、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提高設備安全度、降低企業成本、加強設備管理等方面開展工作。

三、解決好大型施工企業的生產生活基地問題,為企業創造生產環境,提高物管水平。

(一)解決生產和生活基地

大型企業的生產基地在特區內幾乎無存,沙河和南山建工村臨時用地合同即將到期。協會經調研后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并積極向市建設局、市政府反映企業困難和呼聲。現在市政府有了一個基本方案。

1、建工村再不批臨時用地,在南山建工村劃出長期用地,供外駐企業作辦公生活基地,收回沙河建工村土地,將沙河建工村搬遷至南山建工村,仿造城中村改造形成,建設成有現代城市氣息、環境優美的生活小區。協會擬組織有關企業成立項目公司負責建工村改造,年內啟動工作。

2、在寶安、龍崗劃出地皮50萬平方米,供建工村內企業、全市骨干企業作生產基地。特區外的生產基地由昌河物業公司負責組織實施。

目前這個方案待市長辦公會討論通過后實施。

(二)提高物業管理水平,為企業服務。

1、推行現代化企業的管理模式,打造企業特色品牌,形成專業化的服務、多樣性經營,謀求企業發展。

2、加強員工隊伍的建設,提升員工服務意識,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3、搞好建工村綜合環境建設,樹立建工村對外形象。

4、保持“優秀小區”、“市安全文明小區先進單位”、“市園林式花園小區”、“市愛國衛生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四、加強組織建設  完善管理制度

(一)、做好換屆工作。一方面要總結五年來的工作得失,一方面做好換屆工作,為協會新一屆班子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1、制訂并實施《深圳建筑業協會選舉辦法》,推動我會的民主辦會進程;

2、修改《章程》并報我會五屆一次會員代表大會通過;

3、制訂五屆理事會工作規劃,以保持協會工作的連續性。

(二)、創建新型行業協會。進一步落實《廣東省行業協會條例》、《深圳市行業協會暫行辦法》及《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發揮行業協會商會作用的決定》等法規、文件精神,努力創造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符合我國國情并與國外同行運作模式相接軌的新型行業協會。

(三)完善管理制度,做好基礎工作。

協會成立由專職會長作為班長、秘書處正副秘書長參加的協會日常領導班子,另有一名監事列席領導班子工作會議。日常工作領導班子的主要任務:一是在日常工作中落實會員大會、理事會、常務理事會的決定,解決日常工作的重要問題。二是檢查、決定秘書處重要工作,在職權范圍內處理秘書處人、財、物等管理問題。

1不斷完善各項制度,確保協會人、財、物運作有章可循;已經新增印發了《協會行政制度》、《協會人事管理制度》、《協會請假、銷假制度》等管理規定。要靠制度去管人、管業務。不斷提高人員素質,建立激勵機制。

2、加強會籍管理,力爭突破500家會員單位。

收集新一屆團體會員資料,形成電子檔案及書面檔案,電子檔案在局域網共享;走訪會員單位,積極發展新會員。

3、辦好雜志和網站,提高信息交流效率。

4、做好統計工作。完善我市建筑業統計工作相關制度和申報網絡,對統計工作加以規范管理,充分發揮統計數據在行業發展中應起的作用。

深圳建筑業協會
二○○七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