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深圳建筑業協會 信息提供日期:2017-05-13 瀏覽:4061
綠色科技•建設創新高峰論壇會議及現場觀摩交流活動在深圳舉辦
5月12日,由深圳建筑業協會、深圳綠色建筑協會主辦,深圳市土木建筑學會、深圳市建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土筑虎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用友建筑云服務有限公司、深圳市殘友智建有限公司承辦的綠色科技•建設創新高峰論壇會議及現場觀摩交流活動在深圳隆重舉行。 據悉,本次峰會吸引了全國各地各行業勘察、設計、建設、監理、施工單位及高校、科研、咨詢企業負責人和技術人員近800人。王鐵宏、宋中南、胡建新、解彥輝、陳陽明等幾位業內專家做了精彩的主題演講。2017年是深圳“城市質量提升年”,全市工作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深圳質量”“深圳標準”,全力打造建設領域深圳質量、深圳標準。峰會主辦方深圳建筑業協會會長尹劍輝表示,此次高峰論壇以“綠色科技•建設創新”為主題,大力推動深圳建筑業的建設科技發展,促進建筑業技術進步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契合深圳城市建筑主題。峰會就建筑產業新動態、綠色建筑4.0、EPMC數字化工程等方面進行深度的解析,一度引發在場嘉賓以及各專業來賓的熱議。 在建筑業大變革、大轉型的特定時期,建筑市場在向著統一開放的方向發展;工程發包方式在向工程總承包方向轉變;從城市治理、城市質量、城市安全運營的角度,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推出,包括海綿城市、綜合管廊的建設、治水提質的力度空前,裝配式建筑的大力推廣、BIM技術的應用、綠色建筑和綠色施工的推廣以及新技術的研發應用,這為建筑業的發展打開了新的空間。中國建筑業協會王鐵宏會長認為:建筑產業現代化包括裝配化、標準化、信息化、綠色化、一體化、國際化、資本化。 我國現有的建筑房屋施工技術路徑是鋼筋混凝土現澆體系,隨著時代進步,弱點日趨凸顯:鋼材水泥浪費嚴重;用水量過大;工地臟亂差,往往是城市可吸入顆粒物的重要污染源;質量通病嚴重,開裂滲漏的投訴問題突出;勞動力成本飆升且招工難、管理難、質量控制難,中國建筑業協會王鐵宏會長強調,改革的有效途徑,就是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當前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鋼筋混凝土預制配式(科稱PC裝配);二是鋼結構預制裝配式;三是全鋼結構預制裝配式。特別是可持續建筑技術路徑,打造的是鋼結構預制裝配式并裝修的“六節一環?!保ü澞堋⒐澋亍⒐澦?、節材、節省時間、節省投資、環境保護)建筑,具有既運行節能又建造節能、既部品化又集成化、既高效率又低成本、既變革技術路徑又變革市場模式的顯著特征,符合循環經濟理念。力爭在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
中國建筑作為一家超大型傳統建筑企業,面對國家相關產業政策導向與市場發展大趨勢,正經受產業轉型與升級的雙重壓力。中建總公司科技與設計管理部副總經理宋中南演講的題目是以科技創新推動綠色建筑,他表示,打造以科技為支撐的企業核心競爭能力,以科技創新為突破口,通過綠色建造整體能力提升,實現企業轉型升級,為企業創造財富,為社會提供幸??臻g。先后在110余個重大工程項目中綜合推廣應用了綠色建造技術,組織各種綠色建造專業培訓10000余人次,實施全國綠色科技示范、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立項400多項,占全國50%以上。中建總公司注重科技開發、建造綠色工程的作法,得到了與會者的共鳴。土筑虎平臺創始人陳陽明與大家分享了從互聯網+出發,通過信息的收集、整合、發布,為傳統企業的轉型及升級提供了信息支持,基礎工程垂直產業鏈綜合服務平臺,實現在線招標投標、在線采購求租、在線供應出租、在線詢價等基礎功能,提供建筑人力資源服務、專家在線咨詢、企業黃頁展示等增值服務。 招商蛇口高級顧問胡建新和用友建筑云公司副總經理解彥輝與大家分享了綠色建筑4.0和EPMC工程管理的解決方案。 深圳建筑業協會彭迎祥秘書長做總結陳詞,他說各位大咖的精彩論述讓大家開闊了眼界。綠色低碳是人類的共同追求,也是城市有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從2013年起,深圳率先全面實現綠色低碳標準,率先公布所有新建建筑必須得符合綠色建筑的標準才能批準規劃,才能實施建設。截至2016年底,深圳市累計共591個項目獲得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建筑面積5320萬平米。今年,政府在建筑施工中大力提倡“四節二環?!?,鼓勵企業創建綠色示范工程;支持既有建筑開展節能、綠色化改造、申請綠色建筑項目評價;開展綠色物業管理項目星級評價標識工作;進一步推動綠色運營管理。 會議完畢,主辦方以星河雅寶高科創新園五號地塊、半島城邦花園(四期)施工總承包工程一標段、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擴建工程I標段、深圳國際低碳城等項目作為觀摩點,從技術創新、綠色施工技術、BIM技術應用、質量及安全等多個維度,詳細展示了深圳建筑業在“綠色科技•建設創新”方面的成果。 深圳建筑業協會彭迎祥秘書長表示,深圳始終堅持把創新作為城市發展的主導戰略。在我市建設工程質量提升“十項行動”,也著重提出了“技術創新行動”,要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充分調動社會和企業的積極性,大力推進新技術研發與應用,加快實施“智慧建造、智能監管”,向科技要質量,向科技要安全,向科技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