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深圳建筑業協會 信息提供日期:2006-07-13 瀏覽:2256
市建設局局長李平在會上作了建設系統發展循環經濟工作報告。李平指出,這次推出的“1+14”文件,包括1個實施方案和14個實施該方案的配套文件。實施方案提出了全市建設系統發展循環經濟的指導思想、目標和任務。
聽取了工作報告和企業代表發言后,呂銳鋒表示,建設局是全市政府部門第一個召開全系統發展循環經濟會議、第一個推出一整套行業系統發展循環經濟的實施方案和配套辦法的部門。建設局系統發展循環經濟工作抓得早、步子大,以建筑節能為突破口,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建設系統是循環經濟的大戶,是我市發展循環經濟的重點領域、關鍵領域,要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發展循環經濟的戰略部署。一方面,建設領域是能耗大戶,肩負著建筑“四節”的重任。另一方面,建設系統擔當著建設綠色建筑之都的大任。建筑之都首先要體現綠色建筑之都,一要體現“四節”,即節能、節水、節材、節地;二要體現“循環”,構建資源節約、綜合利用產業鏈;三要體現環保,建設優良的生態環境。要通過發展循環經濟、打造綠色之都來實現建設支柱產業、打造建筑之都的戰略目標。
呂銳鋒指出,發展循環經濟必須貫穿于工程建設全過程,各有關部門要通力合作,齊抓共管,充分發揮政府的推動作用和社會成員的主體作用。建設系統發展循環經濟,要充分利用審批這個管理手段,從建設項目可行性論證、規劃、設計,施工、材料設備、竣工驗收等相關環節上嚴格把關,實行“四不、一優先、一禁止”。“四不”就是用地申請不符合循環經濟法規、標準和規劃目標的,不能頒發項目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項目設計不符合循環經濟法規、標準規定的,不能頒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筑設計施工圖紙不符合建筑節能標準的,不能頒發施工許可證;不符合建筑節能標準的工程項目,不予辦理項目竣工驗收備案;“一優”就是政府投資項目應當在技術和經濟許可的范圍內,優先采用符合循環經濟要求的設計方案、工藝、材料和技術設備;“一禁止”就是對列入強制淘汰目錄或禁止生產和銷售的一次性使用產品目錄的生產技術、工藝、設備和產品,禁止進入我市建設領域。
呂銳鋒強調,下一步要加強領導,突出重點,抓出亮點,全面推進建設系統循環經濟的發展。第一要抓住重點,盡快健全建設系統循環經濟法規體系,抓緊制定建設系統循環經濟技術標準體系,加強循環經濟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產品的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第二要抓好試點,特別要抓好國家級示范項目、示范城市和國際合作示范項目的建設,抓好梅山苑、僑香村、深云村等政府經濟適用房小區太陽能利用試驗、示范工作,以點帶面,全面推進。今后政府投資的新建工程必須全面推行節能、節材、節水、節地,成為全社會發展循環經濟的典范。第三要抓出亮點。我市建筑領域發展循環經濟的亮點,應該是以建筑節能為突破口,實現太陽能建筑一體化,推動建設系統循環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第四要體現特點,建設系統發展循環經濟一定要體現自主創新這個特點。第五要攻克難點,加快轉變建設系統經濟增長和發展模式理念,落實建設系統發展循環經濟的扶持政策和扶持資金,加大建筑節能、節材的關鍵技術、關鍵產品的研發推廣,解決太陽能建筑一體化等技術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