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南方都市報APP 信息提供日期:2022-05-12 瀏覽:658
南都訊 南都記者黃璐 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具有資金密集、知識密集等特征,自身增加值高,投資帶動作用強,對經濟社會發展、城市建設和民生改善所做的貢獻越來越大。為加快推動我市現代建筑業高質量發展,近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會同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發布《深圳市現代建筑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期末深圳現代建筑業發展的各項經濟指標:建筑業增加值達到1400億元,約占GDP的3.5%;建筑業總產值達到7000億元;勘察設計行業營業收入達到730億元;工程監理行業營業收入達到300億元;工程造價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2億元。
據悉,《規劃》以建造方式轉型升級為著力點,積極推動綠色建造、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十四五”時期深圳綠色建造、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政策體系和產業體系基本建立。以裝配式建筑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業化將成為深圳主要建造方式,新增裝配式建筑面積不少于5000萬平方米,實現裝配式建筑面積占全市新建建筑面積的60%。新建民用和工業建筑將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新增高星級綠色建筑不少于500個。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總量達到6000萬噸。
《規劃》強調以科技創新驅動引領行業發展。各類領軍企業科技研發投入達到較高水平,其中,總承包及裝飾類企業R&D經費投入比重達到3%、勘察設計類企業達到4%、技術服務咨詢類企業達到5%。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建設工程得到廣泛應用,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基本建立。新增建設科技計劃項目200項,省級建筑業新技術應用示范項目160項。與國際接軌的“深圳標準”體系基本建立,制定發布工程建設地方標準不少于80部。
《規劃》積極創新工程組織模式。大力推行工程總承包,支持工程總承包企業發展,鼓勵施工單位申請取得工程設計資質、設計單位申請取得施工資質。積極采取“IPMT+EPC+監理”的工程建設管理模式,推動“質量、安全、進度、投資、合同”五大環節全面受控,切實提升政府投資效益。推進建筑師負責制,新增一批建筑師負責制試點項目并開展階段性評估工作。發展全過程工程咨詢和專業化咨詢服務,完善與全過程工程咨詢相適應的招標投標、施工許可、質量安全監督、竣工驗收備案、工程檔案移交等環節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規劃》突出BIM技術應用在推動現代建筑業發展的重要作用。深圳將不斷完善的BIM政策法規和標準體系,推進BIM技術自主知識產權軟件創新應用。全市重要的建筑、市政基礎設施、水務工程項目將建立BIM模型,助力深圳打造國際新型智慧城市標桿和數字中國城市典范。
《規劃》積極促進現代建筑產業、企業、人員發展。深圳將努力打造“新型建筑工業化系統集成商+鏈節骨干企業”的“千億級”產業集群。在裝配式建筑、建筑智能化、建筑幕墻、綠色環保等細分行業領域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優勢企業和“隱形冠軍”。新增產業工人培訓基地20個,完成50萬人次在深產業工人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