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深圳發布 信息提供日期:2022-03-17 瀏覽:456
3月16日,深圳市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3月15日0-24時,深圳新增92例病例,其中,55例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7例診斷為新冠病毒無癥狀感染者;39例在隔離觀察的密接人員排查中發現,24例在重點區域篩查中發現,15例在重點人群篩查中發現,14例在社區篩查中發現。新增病例均已轉送至市第三人民醫院隔離治療,情況穩定。流調溯源、隔離管控、核酸檢測、醫療救治等相關處置工作正在有序開展。
市政府副秘書長黃強,市衛生健康委二級巡視員、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新聞發言人林漢城,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鄭鐵軍,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副局長王卓民,寶安區委常委、區委區政府辦公室主任陳龍興介紹疫情防控處置最新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吳筠主持發布會。
堅決守住不出現疫情規模性反彈底線
黃強表示,自3月13日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關于做好全市三輪全員核酸檢測的通告》以來,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和全體市民的大力配合下,我市全員核酸篩查工作進展順利,核酸檢測力度不斷加大,一些病例在篩查中被發現,重點區域、重點人群和社區中發現的病例數有所上升,特別是個別重點場所、重點單位、城中村、工廠出現了小規模聚集性疫情,提示存在較高的社區擴散風險。隨著三輪全員核酸篩查的深入推進,全市陽性病例數可能還會繼續發現和增加。
黃強稱,當前,我市正面臨疫情發生以來最嚴峻、最復雜、最緊迫的防控形勢。全市上下要做好打大仗、打硬仗、打常仗的思想準備,齊心協力、眾志成城,從嚴從緊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盡快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堅決守住不出現疫情規模性反彈底線。
以更嚴標準加大重點場所、特殊機構等防控力度
核酸檢測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早發現、早治療確診病例,也有利于早發現、早隔離無癥狀感染者。“我們將合理安排全市核酸采樣點的密度和布局,持續推動核酸采樣進小區、進樓棟、進園區、進企業,科學開展高質量全員核酸檢測,做到‘應檢盡檢、不漏一戶、不落一人’”黃強表示,我們將進一步實行“以空間搶時間”的防控策略,全面強化社區小區、城中村、辦公樓宇和工業園區的圍合管理,嚴格落實各類卡口查驗制度,堅決守好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同時,以更嚴標準加大學校等重點場所、特殊機構的防控力度,要求嚴格落實封閉式管理和各項防疫措施,堅決防范出現聚集性疫情,確保重點單位、重點區域安全。
黃強呼吁,廣大市民朋友非必要不出行,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流動,用7天的“慢生活”,為市應對處置本土疫情創造黃金機遇期、贏得戰略主動。
開展愛衛運動 做好家居和小區衛生工作
林漢城提醒,當前,我市疫情防控工作面臨嚴峻挑戰,請廣大市民主動配合落實全市疫情防控要求,配合社區出入管理措施,做好測溫、掃碼、核酸檢測等工作。盡量居家不外出,做到非必要不出門不串門,不扎堆不聚集。同時,保持室內通風,保持勤洗手、常清潔、用公筷等健康生活習慣,市民主動做好個人及家庭成員的健康監測,預防出現家庭聚集性疫情,一旦出現發熱、咳嗽等不適癥狀要及時報告和就近就診。
此外,我市將開展愛衛運動,市民要配合物業管理處做好家庭清潔和小區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徹底清理居家樓道房頂、房前屋后、地下車庫等處的雜物,同時清理各類積水、更換水生養殖水,防止蚊蟲孳生,清除鼠害、蚊蟲孳生環境,防止病媒生物媒介傳染病的發生,消除潛在的疾病傳播途徑。
深圳99.29%行政許可事項線上就能辦
深圳市和各區行政服務大廳暫停了現場業務辦理,政府部門如何滿足企業市民的辦事需求?
王卓民介紹,深圳將充分發揮‘互聯網+政務服務’優勢,通過“一網通辦”“掌上辦”“自助辦”等方式,基本實現線下能辦的線上都能辦。
目前,全市31個市直部門和11個區的政務服務事項100%進駐“廣東政務服務網”辦事平臺,市民在網站選擇深圳市所在區或市直部門,查找所需辦理事項,點擊“在線辦理”即可。全市99.94%的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99.29%行政許可事項實現零跑動辦理。
市民還可通過“i深圳”APP辦理事務。目前“i深圳”已接入3個中直單位、43個市級單位和11個區的8000余項服務,讓市民通過一個平臺“掌上辦”即可享受全部城市服務。
此外,全市部署520臺市政務服務一體自助機,實現182個事項的全市政務自助服務“一機通辦”,涵蓋社保參保證明打印、安居房輪候信息查詢等業務。市民可通過“i深圳”APP、“深圳掌上政務”小程序查詢,就近辦理。
快速、閉環、有溫度的處理訴求
王卓民介紹,自疫情發生以來,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充分發揮民生訴求服務平臺核心效應,市民或企業遇有疫情防控政策方面問題,可撥打12345-8號鍵反映;遇到在疫情期間哄抬物價等消費糾紛問題的,可撥打12315或12345-4號鍵進行舉報投訴;對居家辦公方面的工資待遇政策等問題,也可撥打12333或12345-5號鍵進行咨詢。
為保障民生訴求渠道暢通,我市還開通了“深圳12345熱線”微信公眾號、“i深圳”APP、深圳政府在線等互聯網投訴渠道,市民可優先使用上述互聯網渠道反映訴求,將有專人跟進處理。
“對所有來電,我們首先依據政策信息予以解答;對市民通過各個渠道反映的訴求,將盡快轉派至相關單位并予以跟辦、督辦、反饋、評價,確保每一個訴求都實現快速、閉環和有溫度的處理。” 王卓民表示。
每日監測電、氣、成品油等供應 保障民生需求
資源能源供應事關城市平穩運行。鄭鐵軍介紹,我市水資源供應充足,52座自來水廠、41座水質凈化廠均保持正常運行。電力和成品油供應安全穩定,目前全市用電負荷仍保持低位運行,天然氣供應總體平衡,社會發電用氣需求得到有效保障。
在保障供應方面,市發展改革委每日監測用電負荷、天然氣供應消費、電煤和成品油儲備量情況,跟蹤研判能源供需形勢,督促燃氣企業足額保障民生用氣和電廠用氣需求。積極協調施工力量和物資,重點保障口岸、醫療企業、隔離酒店等疫情防控重點場所能源可靠供應。
“我們已為疫情平穩后城市盡快恢復到正常的生產生活節奏做好了充分準備。” 鄭鐵軍說。
寶安五千多名采樣人員進園區到樓棟“上門服務”
近日,寶安區陽性病例增多,疫情防控、物資保障如何?陳龍興介紹,寶安區共派出1.1萬多名工作人員支援一線抗疫。區內設置了100個固定采樣點、1438個流動采樣點,投入5240名采樣人員、1.66萬名輔助人員參與全員核酸檢測。為更加方便群眾采樣,寶安的采樣點全部進小區、進園區、到樓棟上門服務,由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和網格員引導居民分時段、分批次下樓采樣。
“目前,寶安區按約500萬人口的消耗量來儲備生鮮農產品,實際進貨量和儲備量均已超出這個標準。全區10家農產品重點保供企業、71家農貿市場、110家大型商超等均正常營業。”陳龍興說,為確保物流運輸暢通,寶安區應急運力儲備了近200輛貨車,梳理了寶安21家生活必需品及菜籃子保供企業名單,確保市民日常生活必需品正常供應和及時配送。
此外,針對封控、管控區群眾,組建了服務保障隊伍,由專人配送,管控區內設立物資供應站點,打通送到群眾手上的“最后100米”。